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Burning with Desire: 攝影藝術實驗創作》課程




這是給有毅力,有決心,絕不退縮的攝影者的創作課程。

1828年,英國攝影發明家 Louis Daguerre 寫信給他的夥伴 Nicéphore Niépce: "I am burning with desire to see your experiments from nature."  欲望在我心裡燃燒著,希望看到您 從大自然做的實驗。

許多攝影家對於攝影的想像,也可謂是 “burning with desire”,迫切希望能夠瞭解甚至創新攝影的媒材性質與文化意涵,以熱情與創意,表達情感與想法。

攝影的觀念形成,相關著歷史的、社會的、個人心理的複雜交錯因素。











課程內容,分成兩部份:

1)討論學生的作品:以共同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造型综合能力、藝術創造能力、與文化分析概念。每次上課,學生需準備作品到課堂,公開討論作品與分享。

2)以當今世界各地的攝影藝術展覽作為案例:分析其文化社會概念與操作策略,使學生瞭解世界攝影的現今發展概況。每期的課程討論不同的攝影展覽作品。
 



原則上,每次上課三小時,每兩星期上課一次,每期五次課程。(請先傳來作品五張+創作說明)。

特殊情況,依照各城市學生需求不同而規劃不同的課程
時間。




 








課程地點:

台北市/台中市/彰化市/台南市/高雄市
(細節將再公佈與聯絡)


預定課程日期: 隔週上課,每次上課三小時。每期7次課程。

請先報名以便規劃。





課程大綱
 共同討論學生作品 + 分析當今國外重要展覽

(針對一班學生的程度與需求,規劃討論內容,並分析討論當今國際正在展出的 攝影藝術雙年展 或 攝影節)



例如:
Walker Evans & The American Social Landscape Photographers (Allentown Art Museum )

Industrial Monuments: Photographs and Works on Paper from the Machine Age (Amon Carter Museum)

Zwelethu Mthethwa: Front Room (Baltimore Museum Of Art)

Enrique Metinides: Urban Archives: Rituals of Chaos (Bronx Museum of the Arts)

W. Eugene Smith: Jazz Loft Project: W. Eugene Smith in NYC, 1957-1965 (Center for Creative Photography )

DIY: Photographers & Books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50 Greatest Photographs of National Geographic (Clevelan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The Radical Camera: New York’s Photo League, 1936-1951 (Contemporary Jewish Museum)

Taryn Simon: A Living Man Declared Dead and Other Chapters I-XVIII (Corcoran Gallery of Art)

Second Nature: Abstract Photography Then and Now (DeCordova Museum)

  Laura Letinsky: Still Life Photographs, 1997-2012 (Denver Art Museum)

Carrie Mae Weems: Three Decades of Photography and Video (Frist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

Ray K. Metzker: The Photographs of Ray K. Metzker and the Institute of Design (Getty Center)

Robert Mapplethorpe (Getty Center)

Gabriel Orozco: Asterisms (Guggenheim Museum)

Freedom Of/For/To (Haggerty Museum of Art)

Gordon Parks:  100 Years Installation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Sharon Lockhart: Noa Eshkol (Jewish Museum)

After Photoshop: Manipulated Photography in the Digital Ag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Faking It: Manipulated Photography Before Photoshop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Vik Muniz: Garbage Matters (Mint Museum)

Photography & Science: An Essential Unity (MIT Museum)

Ori Gersht: History Repeating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W. Eugene Smith and James Nachtwey (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The Shaping of New Visions: Photography, Film, Photobook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Photography 2012: Michele Abeles, Birdhead (Ji Weiyu and Song Tao), Anne Collier, Zoe Crosher (Museum of Modern Art)

Ruud van Empel: Strange Beauty (Museum of Photographic Arts)

Jeff Liao: From Farm to City: Staten Island 1661-2012 (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Serial Portrait: Photography and Identity in the Last One Hundred Years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Lalla Essaydi: Revisions (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rt)

Richard Ross: Juvenile-In-Justice (Nevada Museum of Art)

Altared Spaces: The Shrines of New Mexico (New Mexico History Museum)

Ken & Melanie Light: Valley of Shadows and Dreams (Oakland Museum of California)

Louviere + Vanessa: Something Whispered, Something Sung (Ogden Museum of Southern Art)

Barbara Bosworth: Natural Histories (Peabody Essex Museum)

Cindy Sherman (Portland Art Museum)

America in View: Landscape Photography 1865 to Now (RISD Museum of Art)

Adad Hannah: Intimate Encounters (San Antonio Museum of Art)

Rania Matar: A Girl and Her Room (Southeast Museum of Photography)

Edward Burtynsky: Oil (Taubman Museum of Art)

Kate Breakey: Las Sombras/The Shadows (Wittliff Collections)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堂上,請勿攝影、錄音、錄影。感溫~ 




教師:張美陵

藝術家、策展人、國立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兼任)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人文與藝術學系藝術教育博士;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

許多次的個展、聯展、論文發表、全國攝影藝術比賽的評審。

策劃的展覽:

-《廣播早操的對話》 聯展;
-《出社會: 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藝術》聯展(獲得2012十大公辦好展覽的第一名。《藝術家》雜誌主辦的「視覺藝術年度票選」);
-《思想起:台灣攝影的社會敘事》 聯展(獲得2011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最佳展覽獎)


推薦/策劃:得獎者
吳政璋:獲得2011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大獎
楊哲一:獲得2011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楊順發:獲得2011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李國民/陳幸均: 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黃子明: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侯俊偉: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陳伯義: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鄧博仁:
獲得2012年《徐肖冰攝影大展》首獎 (典藏獎)
侯俊偉:獲得2012年《徐肖冰攝影大展》深度專題

楊哲一:
入選2013年《2013.TOP20 中國當代攝影新銳》
張子謙:
獲得2013年《台北攝影節》社會組 新銳 第一名 

社會服務:
- 視覺藝術聯盟(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
- 國家攝影博物館行動聯盟
- 台灣社會改造協會


 



 歡迎加入臉書:去攝影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Twilight Zone》怪力亂神,普天同慶



3/27星期三晚台北場的課堂上,(因為討論到Crewdson的作品)我談到我最愛的美國電視影集《Twilight Zone》。







 Twilight Zone電視影集特色
科幻,神秘,鬼怪,幻想,懸疑,恐怖,時空混淆,心理驚悚,荒誕不經最後來個意想不到的轉折。


http://28.media.tumblr.com/tumblr_lmlaylf8Hz1qzmowao1_400.gif


涉及的主題:
例如種族主義,政府,戰爭,社會生活,環境生態,人的本性.....
這些嚴肅議題,結合通俗小說的故事情節。


 

《Twilight Zone》從1959年開播以來,美國電視台不斷重播,尤其在美國國慶日、新年期間,24小時的馬拉松播出

以,放假時期到處關門無處可去在家《Twilight Zone》24小時馬拉松連續數日,真是非常過癮的事。這也是我在美國生活最美好的時光之一。

《Twilight Zone》播以來這麽多年,不斷重播,尤其歷年來,在美國國慶日24小時馬拉松重播,以怪力亂神向國家致敬,天同慶。這是美國人的詼諧幽默。

在冷戰年代,這樣的影集具有反諷的顛覆力。




這是由Rod Serling製作與創作劇本,許多粉絲主動成立團體,所有参與演員一再被記憶懷念。

 2013年的 TV Guide (美國最大銷售量的刊物)票選
The 60 Greatest Dramas of All Time,Twilight Zone》排名第四。

  


每集的開場白,最精典了,充分表達了Twilight Zone的精神:

You're traveling through another dimension -- a dimension not only of sight and sound but of mind. A journey into a wondrous land whose boundaries are that of imagination. That's a signpost up ahead: your next stop: the Twilight Zone! 

You unlock this door with the key of imagination. Beyond it is another dimension: a dimension of sound, a dimension of sight, a dimension of mind. You're moving into a land of both shadow and substance, of things and ideas. You've just crossed over into... the Twilight Zone. 

There is a fifth dimension beyond that which is known to man. It is a dimension as vast as space and as timeless as infinity. It is the middle ground between light and shadow, between science and superstition, and it lies between the pit of man's fears and the summit of his knowledge. This is the dimension of imagination. It is an area which we call "The Twilight Zone". 


美國攝影家 Gregory Crewdson 從電視影集《Twilight Zone》得到靈感,台灣的大眾文化,伴隨著每個人的成長記憶,也應可以為台灣攝影家提供不少靈感吧~~




 歡迎加入臉書 咦呀藝術工場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現代~《Back to the Future: 攝影的藝術文化史-現代》課程




本課程幫助學生了解攝影作品的時代脈絡。













如何更瞭解自己的攝影作品?

如何更瞭解別人的攝影作品?

如何經由攝影可以更瞭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如何判斷攝影作品的特性?重要性?

《攝影的藝術文化史》課程,提供給學生,攝影發展的基本知識,幫助思考這些問題~
幫助瞭解攝影藝術内容風格與觀念的來龍去脈~


攝影歷史的發展,充滿了豐富的藝術創意與社會文件。不同時代的觀者,總是可以從不同角度或立場,重新詮釋攝影歷史意義,或是獲得不同的啟發
 
本課程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美感與文化分析。從十九世紀以來視覺文化史的發展,探討現代社會的攝影角色:美學概念、文化意義、主體經驗。現代攝影的概念與方法,仍然為當今攝影藝術家與研究學者,提供了無盡的靈感、創意、線索

本課程討論現攝影藝術家,如何創造與尋找藝術策略,回應會現代性的議題。本課程將幫助瞭解攝影藝術文化概念的來龍去脈。




Hans Bellmer Doll Games # 9, 1935-38




 
Edward Weston: Nude (1936)







早期攝影史,有些很有趣的典故。電影《魔幻至尊 (The Illusionist)》(2006)的許多場景, 也與發明攝影的早期概念相關。
電影《The Illusionist》裡有句話:“ 一切都是戲法 (tricks),一切都是假象 (illusions)。” 

是否世界的攝影發展,就是從“戲法”“假象”獲得真實經驗?




已經過二十的攝影史課程~





每一期的課程大綱(共4階段):

第一階段
課程大綱

1.  攝影史研究 簡介


2-3.  現代性的誕生: 觀看的技術;朝向"攝影"的發明  

4-5.  攝影的擴展:產業化與多樣社會使用;攝影探索世界

6-7.  尋找攝影獨特性:社會文件;攝影作為藝術;形式作為本質

 


第二階段,課程大綱:
 
1.  現代理性之外:被拒斥的工藝與怪力亂神

2-3-4.  現代主義藝術簡介:前衛與新視覺;反戰/反理性/反藝術;達達;未來主義;構成主義

5-6-7. 
新客觀性;新視覺;實驗攝影
 



第三階段,課程大綱
 

1-2-3.  超現實:夢境與現實之間的詭異;無意識的自動書寫

4-5-6-7.  攝影自身的確定:FSA;社會紀錄攝影
 



第四階段,課程大綱

1-2-3-4-5.  個人觀點的紀錄攝影;自我表現;存在主義: 神秘、虛無、疏離、抽象、精神性、新紀錄


第五階段,課程大綱
1-2. John Szarkowski 與現代攝影

3-4. 日本戰後攝影

5.  現代攝影總結討論


Yang同學的課後感言:
“攝影史,有助於清楚自己的創作方向及位置~~
以前對於攝影,純粹是興趣.直覺出發,總認為自己要拍出屬於自己的東西,先不要去讀太多其他人的作品,比較不會被影響,怕不自覺的模仿或阻礙自己的觀看,有某某人的影子...
結果沒想到很多我們自以為觀看的角度與別人不同,其實卻在幾十年前都有過很精彩的創作了...."

 



每週上課城市:台北市,台中市
隔週上課城市:新竹,台中,彰化,台南,高雄,屏東





課程價格:
  
每階段次課程每次上課三小時
請來信: <xxx38mayling@yahoo.com.tw>;

請先匯款確定報名。

不開放旁聽喔~~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堂上,請勿攝影、錄音、錄影。感溫~ 




教師:張美陵

「攝影文化資源調查計畫」    專案計劃主持人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為成立「臺灣攝影文化中心」而進行的攝影文物調查。)
藝術家、策展人、國立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兼任)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人文與藝術學系藝術教育博士;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 

許多次的個展、聯展、論文發表、全國攝影藝術比賽的評審。

策劃的展覽:

-《廣播早操的對話》 聯展;
-《出社會: 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藝術》聯展(獲得2012十大公辦好展覽的第一名。《藝術家》雜誌主辦的「視覺藝術年度票選」);
-《思想起:台灣攝影的社會敘事》 聯展(獲得2011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最佳展覽獎)
《好融異:中山區藝術造街計劃》社區藝術策劃。

推薦/策劃展覽:得獎者
吳政璋:獲得2011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大獎
楊哲一:獲得2011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楊順發:獲得2011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李國民/陳幸均: 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黃子明: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侯俊偉: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陳伯義: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鄧博仁:
獲得2012年《徐肖冰攝影大展》首獎 (典藏獎)
侯俊偉:獲得2012年《徐肖冰攝影大展》深度專題獎
楊哲一:
入選2013年《2013.TOP20 中國當代攝影新銳》

張子謙:
獲得2013年《台北攝影節》社會組 新銳 第一名  

其他各種獎項不及備載....

 
社會服務:
- 視覺藝術聯盟(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
- 國家攝影博物館行動聯盟
- 台灣社會改造協會





 歡迎加入臉書:  
去攝影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46585862019187/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台北週六下午場,《Free Your Mind: 攝影藝術解讀與創作基礎》課程


《Free Your Mind:  攝影藝術解讀與創作基礎》

台北週六下午場
 
隔週上課

2:10pm - 4:10pm
 
 日期:5/4,5/11,6/1,6/15,/6/29,7/13,7/27,8/17

地點:  士林公民會館 (206教室)

臺北市士林區大東路75 (士林分局對面)  
 


捷運:
淡水線士林站,2號出口,走福德路左轉大東路,步行距離約5分鐘可達公民會館。

公車:
小北街站下:308、310、606、616、618、665、68 、304、266、250、280、218、紅7、小18
士林分局站:小15、小16、小17
、小19

停車場:士林捷運站2號出口處收費停車場


士林公民會館地圖






































課程大綱

1. 視覺思考 Visual thinking 視覺要素與設計原則

2. 感知與成像Perception and imaging
1. 選擇 selection;  2. 完形群集 gestalt grouping; 3. 記憶與聯想 memory & association;  4. 空間、時間、顏色 space, time, color;  5. 輪廓 contour;   6. 錯覺&意義不明確 illusion & ambiguity; 7. 變形 the morphic; 8. 個性 personality; 9. 潛在的 subliminals)


3. 視覺思考-2 造型組織構成

4.  視覺修辭 Visual Rhetoric

5.  媒體特性-1:  Vision;Light & Shadow

6.  媒體特性-2:   Reproductive processes;Editing, Presentation, Evaluation

7.  攝影評論-1 Critiquing photographs: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ypes

8.  攝影評論-2 從語言到論述;攝影的語境 (脈絡) 觀看的方法





每次上課兩小時,八次一期。

請來信: <xxx38mayling@yahoo.com.tw>;
請先匯款確定報名。

不開放旁聽喔~~




教師:張美陵
 
藝術家、策展人、國立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兼任)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人文與藝術學系藝術教育博士;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許多次的個展、聯展、論文發表、全國攝影藝術比賽的評審。
策劃的展覽
-《廣播早操的對話》 聯展;
-《出社會: 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藝術》聯展(獲得2012十大公辦好展覽的第一名。《藝術家》雜誌主辦的「視覺藝術年度票選」);
-《思想起:台灣攝影的社會敘事》 聯展(獲得2011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最佳展覽獎)
社會服務: 
- 視覺藝術聯盟(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
- 國家攝影博物館行動聯盟
- 台灣社會改造協會

 


 歡迎加入臉書:

咦呀藝術工場

張美陵攝影藝術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