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幫助學生了解攝影作品的時代脈絡。

攝影歷史的發展,充滿了豐富的藝術創意與社會文件。不同時代的觀者,總是可以從不同角度或立場,重新詮釋攝影歷史意義,或是獲得不同的啟發。
本課程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美感與文化分析。從十九世紀以來視覺文化史的發展,探討現代社會的攝影角色:美學概念 、文化意義、主體經驗。現代攝影的概念與方法,仍然為當今攝影藝術家與研究學者,提供了無盡的靈感、創意、線索。
本課程討論現代攝影藝術家,如何創造與尋找藝術策略,回應社會現代性的議題。本課程將幫助瞭解攝影藝術文化概念的來龍去脈。
Hans Bellmer Doll Games # 9, 1935-38

早期攝影史,有些很有趣的典故。電影《魔幻至尊 (The Illusionist)》(2006)的許多場景, 也與發明攝影的早期概念相關。
電影《The Illusionist》裡有句話:“ 一切都是戲法 (tricks),一切都是假象 (illusions)。”
是否世界的攝影發展,就是從“戲法”“假象”獲得真實經驗?
已經辦過二十多期的攝影史課程~
每一期的課程大綱(共4階段):
第一階段,課程大綱:
1. 攝影史研究 簡介
2-3. 現代性的誕生: 觀看的技術;朝向"攝影"的發明
4-5. 攝影的擴展:產業化與多樣社會使用;攝影探索世界
6-7. 尋找攝影獨特性:社會文件;攝影作為藝術;形式作為本質
第二階段,課程大綱:
1. 現代理性之外:被拒斥的工藝與怪力亂神
2-3-4. 現代主義藝術簡介:前衛與新視覺;反戰/反理性/反藝術;達達;未來主義;構成主義
5-6-7. 新客觀性;新視覺;實驗攝影
第三階段,課程大綱:
1-2-3. 超現實:夢境與現實之間的詭異;無意識的自動書寫
4-5-6-7. 攝影自身的確定:FSA;社會紀錄攝影
第四階段,課程大綱:
1-2-3-4-5. 個人觀點的紀錄攝影;自我表現;存在主義: 神秘、虛無、疏離、抽象、精神性、新紀錄
第五階段,課程大綱:
1-2. John Szarkowski 與現代攝影
3-4. 日本戰後攝影
5. 現代攝影總結討論
第一階段,課程大綱:
1. 攝影史研究 簡介
2-3. 現代性的誕生: 觀看的技術;朝向"攝影"的發明
4-5. 攝影的擴展:產業化與多樣社會使用;攝影探索世界
6-7. 尋找攝影獨特性:社會文件;攝影作為藝術;形式作為本質
第二階段,課程大綱:
1. 現代理性之外:被拒斥的工藝與怪力亂神
2-3-4. 現代主義藝術簡介:前衛與新視覺;反戰/反理性/反藝術;達達;未來主義;構成主義
5-6-7. 新客觀性;新視覺;實驗攝影
第三階段,課程大綱:
1-2-3. 超現實:夢境與現實之間的詭異;無意識的自動書寫
4-5-6-7. 攝影自身的確定:FSA;社會紀錄攝影
第四階段,課程大綱:
1-2-3-4-5. 個人觀點的紀錄攝影;自我表現;存在主義: 神秘、虛無、疏離、抽象、精神性、新紀錄
第五階段,課程大綱:
1-2. John Szarkowski 與現代攝影
3-4. 日本戰後攝影
5. 現代攝影總結討論
“攝影史,有助於清楚自己的創作方向及位置~~
以前對於攝影,純粹是興趣.直覺出發,總認為自己要拍出屬於自己的東西,先不要去讀太多其他人的作品,比較不會被影響,怕不自覺的模仿或阻礙自己的觀看,有某某人的影子...
結果沒想到很多我們自以為觀看的角度與別人不同,其實卻在幾十年前都有過很精彩的創作了...."
每週上課城市:台北市,台中市
隔週上課城市:新竹,台中,彰化,台南,高雄,屏東
課程價格:
每階段七次課程,每次上課三小時
請來信: <xxx38mayling@yahoo.com.tw>;
請先匯款確定報名。
不開放旁聽喔~~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課堂上,請勿攝影、錄音、錄影。感溫~
教師:張美陵
「攝影文化資源調查計畫」 專案計劃主持人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為成立「臺灣攝影文化中心」而進行的攝影文物調查。)
藝術家、策展人、國立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兼任)。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人文與藝術學系藝術教育博士;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
許多次的個展、聯展、論文發表、全國攝影藝術比賽的評審。
「攝影文化資源調查計畫」 專案計劃主持人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為成立「臺灣攝影文化中心」而進行的攝影文物調查。)
藝術家、策展人、國立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兼任)。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人文與藝術學系藝術教育博士;國科會博士後研究員。
許多次的個展、聯展、論文發表、全國攝影藝術比賽的評審。
策劃的展覽:
-《廣播早操的對話》 聯展;
-《出社會: 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藝術》聯展(獲得2012年“十大公辦好展覽”的第一名。《藝術家》雜誌主辦的「視覺藝術年度票選」);
-《思想起:台灣攝影的社會敘事》 聯展(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最佳展覽獎)
-《好融異:中山區藝術造街計劃》社區藝術策劃。
推薦/策劃展覽:得獎者
吳政璋: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大獎
楊哲一: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楊順發: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李國民/陳幸均: 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黃子明: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侯俊偉: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陳伯義:獲得2011年《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優秀攝影師
鄧博仁:獲得2012年《徐肖冰攝影大展》首獎 (典藏獎)
侯俊偉:獲得2012年《徐肖冰攝影大展》深度專題獎
楊哲一:入選2013年《2013.TOP20 中國當代攝影新銳》
張子謙:獲得2013年《台北攝影節》社會組 新銳 第一名
其他各種獎項不及備載....
社會服務:
- 國家攝影博物館行動聯盟
- 台灣社會改造協會
歡迎加入臉書:
去攝影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465858620191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